在各国海军追逐航母、核潜艇的浪潮中,中国悄悄造了一艘“非主流”战舰——516九江舰。 它没有导弹垂发系统,没有隐身设计,甲板上密密麻麻排着250根火箭发射管,能在25秒内将整片滩头炸成火海!
别的国家为何不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用千吨级护卫舰扛起5座火箭炮,射程覆盖40公里,一次齐射耗弹成本堪比烧掉一套房,命中精度还全看“火力覆盖玄学”。 全球仅此一艘,连美国都直摇头:“这路子太野了! ”
它诞生于中国海军最“抠搜”的年代
1975年,全国凑不出像样的远程导弹,连护卫舰都得靠苏联图纸拼凑。 可偏偏台海前线急需登陆火力支援! 于是,工程师们脑洞大开——把陆军的122毫米火箭炮搬上船,拆导弹、焊炮架,硬生生造出这艘“海上喀秋莎”。
2018年,它悄然退役,却留下一串硬核数据:服役43年,齐射8000+枚火箭弹,演习中炸平过整座模拟岛屿。 如今,它停泊在九江的江面上,锈迹斑斑的发射架仍在诉说:“当年老子一发怒,太平洋都得抖三抖! ”
一艘骨架初成的护卫舰
1975年2月,造船厂的船台上躺着一艘骨架初成的护卫舰。 工人们日夜赶工,电焊火花溅落在冰冷的钢板上。 这艘代号526的舰艇,从开工到下水只用了4个月,12月31日就急匆匆交付东海舰队——它叫“长沙舰”,后来改名“九江舰”,舷号516。
它生来就带着“寒酸”标签:排水量1661吨,比今天056型护卫舰还小一圈;动力靠老式柴油机,最高航速36节;武器只有两门100毫米舰炮、几挺机枪,外加两枚仿苏联的“上游-1”反舰导弹。 和同时期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相比,516舰像极了“海上民兵”。
10年后这艘“小透明”会变身成怪物
1985年,东海舰队某船厂响起切割声。 516舰被开膛破肚:反舰导弹发射架被气焊枪肢解,后甲板加焊5座巨型钢铁支架。 工人扛来122毫米火箭炮管,一根根插进支架——足足250根,占满从舰桥到船尾的每一寸空间!
“疯了吧? ”现场技术员私下嘀咕。 陆军的火箭炮上舰? 海浪一颠簸,炮弹怕不是要砸回甲板! 但总师力排众议:“没有精确制导,就用数量淹死敌人! ”
改装后的516舰活像刺猬:5组50管火箭炮如蜂巢般林立,备用弹药塞满底舱;保留的双联100毫米舰炮充当“贴身保镖”;343型火控雷达负责给火箭弹指路。绝的是自动装填系统:液压推杆把半吨重火箭弹顶进发射管,25秒内完成250发齐射准备。
火力测试那天,东海某靶场
指挥员一声令下,250枚火箭弹撕裂海风扑向荒岛。 火光冲天中,观测机传回报告:“目标区每平方米落弹3.7枚,钢筋混凝土工事全碎! ”——这种覆盖密度,相当于50门陆军火炮轰击10分钟.516舰从此有了新使命:两栖登陆的“开罐器”。
1996年台海危机,516舰悄然前出
它的战术简单粗暴:躲在我方驱逐舰身后,一旦登陆命令下达,40公里外火箭弹洗地。 250发子母弹能撒出15万枚钢珠,瞬间清空滩头雷区、火力点;杀爆弹则专钻地堡,冲击波震碎五脏六腑。
“比导弹便宜,比舰炮凶狠! ”老兵回忆演习场景:“一轮齐射后,靶场沙滩像被犁过,螃蟹都炸熟了。 ”
但它的软肋同样致命
122毫米火箭弹射程卡在40公里,敌方驱逐舰在100公里外就能用反舰导弹点名它;防空全靠手动高射炮,现代战机飞来就是“打火鸡”。 有次对抗演练,052D驱逐舰用雷达锁定516舰,舰长苦笑:“咱们还没进入射程,人家早灭我们八回了! ”
2018年,43岁的516舰终于退役
告别仪式上,最后一任舰长抚摸锈蚀的发射架:“老伙计,你生错了时代。 ”如今它停在九江码头,游客指着火箭管问:“这渔船咋竖这么多烟囱? ”
宝盈优配-哪个证券公司可以加杠杆-配资排排网-郑州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