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警-2000(代号:KJ-2000,英文:Xian KJ-2000,北约代号:Mainring,中文:主环)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天候、多传感器空中预警与指挥控制飞机。
空警-2000,是中国以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为载机平台改装,加装中国自主研发的相控阵雷达、电子系统、碟形天线,超级计算机、控制台及软件。该机探测雷达为固定三片式,呈三角构型安装,能够360度全方位扫描覆盖,特别擅长于探测速度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标。空警-2000投入空军服役,扩展侦察能力,加强对电子情报、电磁情报、无线电情报收集,提高战斗机效能60%以上。
空警-2000是战略空中预警指挥飞机,已装备中国空军部队。主要用于担负空中巡逻警戒、监视、识别、跟踪空中和海上目标,指挥引导中方战机和地面防空武器系统作战等任务,也能配合陆海军协同作战。
空警-2000的基本功能是空中预警。其装备的有源相控阵三坐标雷达,采用固定式碟形天线。它以电子扫描的方式进行目标探测,较传统的旋转式扫描雷达,可对目标实施不间断跟踪,跟踪速度快,准确率高。天线阵列上的独立发射和接收模块,可完成多目标搜索、监视、跟踪,并能实施地图测绘。
空警-2000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空中指挥。作为空中机动指挥平台,空警-2000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全面掌握空中态势,进行战场监控,综合、处理、分析、研判各种信息,及时为各级指挥员和各种作战兵力提供态势判断,并负责将己方作战力量及时引导至有利的战术位置,以创造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条件。特别是在中、远距空战中,预警机的实时情况通报和准确指挥引导,对己方作战力量及时发现目标、连续跟踪目标、正确战术机动、集中优势火力,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剩余87%空警-2000装备的电子侦察系统,可以探测预警雷达探测距离以外的电子辐射源,以尽远截获目标,通过迅速测定、处理和比对目标参数,提高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目标的截获率。预警探测雷达,能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实时获取目标的方位、距离、高度及速度等信息,形成对不同批次、不同性质目标的连续跟踪、监视。在敌我识别系统对目标进行敌我识别后,再由信息处理系统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综合。综合后的信息既可直接显示在预警机的指挥控制台上,也可通过数据链,以语音、视频、文本等格式,或以作战态势图、作战指令等形式,分发给位于空中、地面或海上的指挥平台,指挥、引导己方的陆、海、空作战力量对敌实施攻击。
空警-2000集侦察预警、通信导航、情报集成、指挥控制于一体,是空中作战的信息系统节点和空中战场枢纽,不仅具有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功能,还具有多种作战力量融合功能。它所装备的通用数据链,既能将目标探测、定位、识别、跟踪、监视信息实时分发给授权的指挥平台和武器平台,还能接收进入战场信息系统的指挥平台和武器平台上传的相关信息,按照用户需求,生成新格式、新形式、新内容的信息,下传给特定用户。这种在线式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为分布于不同维度的离散型作战力量融合于一体化作战体系,开辟了技术通道。
空警-2000虽然采取靠后部署、伴随掩护等措施,但客观上也存在易受攻击等风险。如机体外形庞大、机载雷达辐射强度高等。同时,该类预警机一般在7000~10000米活动,高度相对固定,行迹容易暴露,加之巡航速度慢,机动性小,没有进攻性武器,自身的防御能力较弱。它不仅容易受到对方的探测和干扰,也易遭受反辐射导弹的攻击,特别是争相发展的超声速、高超声速导弹的攻击。
空警-2000的成功研制和部署使用,不仅使中国在技术上走出了体制自主化、设备集成化、功能多样化的预警机发展路子,而且在防空预警上也走出了从“以陆为主”到“陆空结合”的路子。这对于促进人民空军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
空警-2000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是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来源:科普中国 标题:空警-2000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131611
在信息化战争的天空中,预警机被称为"战力倍增器"。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自2007年正式服役以来,始终是军迷圈热议的焦点。作为亚洲首款采用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是我国在机载电子系统领域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的代表作。
雷达革命:从"机械"到"电子"
空警-2000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背负的"圆盘"——全球首创的"三面阵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传统预警机多采用机械旋转式雷达,通过物理转动实现360度探测,但存在扫描周期长、故障率高等缺陷。而空警-2000的雷达阵列以120度间隔布置三个固定天线阵面,通过电子扫描实现瞬时波束指向,单次扫描仅需3秒,刷新速度提升2.3倍。这种设计使得其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到470公里,可同时追踪100个空中目标并引导30批次拦截。
在技术细节上,该雷达采用S波段(2-4GHz)工作频率,既保证大气穿透性,又兼顾目标分辨率。每个天线阵面由超过1000个发射和接收模块组成,模块集成度达到每平方分米48个单元,并采用分布式供电与散热系统,可靠性远超机械扫描雷达。值得一提的是,其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可实现"边跟踪边扫描",即在持续广域监视时对重点目标实施"凝视"跟踪。
平台魔改:从运输机到"空中大脑"
空警-2000以俄制伊尔-76运输机为载机平台,但改装程度远超常规认知。首先对机体结构进行拓扑优化——移除货舱隔板后,机舱被改造为12个独立工作站,配备抗电磁脉冲屏蔽层;机背加装雷达罩支撑结构,采用钛合金桁架减重;机头增设卫星通信整流罩,机尾加装电子对抗天线阵列。经过气动修形后,全机阻力系数几乎不变,却换来了15吨电子设备的承载能力。
动力系统的升级同样关键。原装D-30KP涡扇发动机更换为改进型D-30KP-2,单台推力增加12%至12.5吨,配合新型6叶弯掠风扇,使飞行高度维持在10000米以上时仍能维持0.7马赫巡航速度。燃油系统增设软式副油箱,滞空时间延长至11小时,配合空中加油能力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值班。
电子中枢:从"孤岛"到"云网"
预警机的核心价值在于战场态势融合能力,空警-2000配备的"天链"数据链系统堪称神经中枢。通过UHF/VHF双频段战术数据链,可同时接入60个作战单元;毫米波卫星通信系统支持50Mbps级数据传输,配合机载服务器群组,能在3秒内完成1000批次目标的威胁排序。其显控台采用触控+语音双模交互,操作员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调取三维空情态势。
在电子对抗领域,该机集成"雷电"综合防御系统。机腹的电子侦察阵列可对400公里内雷达信号进行指纹识别,机尾的激光告警器能捕捉导弹羽烟中的紫外光谱。当遭遇敌方雷达锁定时,机载计算机可在0.3秒内启动相控阵雷达的"闪烁干扰"模式,通过快速切换波束指向制造虚假目标群。
空警-2000在服役后持续升级优化,2014年升级的光电复合传感器,可在雷达静默时通过红外/激光探测维持200公里监视圈;2018年加装的量子通信终端,使数据链抗截获能力提升三个数量级
来源:科技新时代杂志 标题:大国的"天空鹰眼":深度解析空警-2000预警机的技术密码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U5ODg4MQ==&mid=2648409841&idx=1&sn=801a5bc88bba96f731049b277d58d803&chksm=8893c6bfbfe44fa995f2338d8e2aa0a18684603db9669abfa0c5e3b94161a114f307c2834992&cur_album_id=3893719557738774528&scene=190#rd
空警-500
机长:34米
翼展:38米
巡航速度:55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5700千米
同时跟踪:60-100个目标
探测距离:470千米
雷达:采用圆盘状的相控阵雷达,探测的盲区大幅缩小,其侦察距离、跟踪目标数量以及引导战斗机的批次都会大幅度提升。
搭载平台:运-9运输机
发动机:4台涡轮螺旋桨WJ-6C发动机
我国预警机家族的最新成员,是新型、中型、全天候、多传感器空中预警和指挥控制飞机,主要承担空中巡逻警戒及指挥控制任务。空警-500是采用了新型技术手段的中型预警机,相比于空警-200,空警-500的基本性能尤其是雷达性能有非常大的技术改良。
据专家介绍,空警-500(KJ-500)预警机是中国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制的新型预警机。外界一般把上世纪60年代研制空警-1型看作我国第一代预警机,本世纪服役的空警-2000、空警-200看作第二代预警机,而空警-500则是第三代。
和10年前问世的空警-2000预警机相比,空警-500预警机虽然个头上小了不少,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但其雷达性能和系统集成能力反而大幅超越,在雷达探测距离、反隐身和抗电子干扰能力、跟踪目标数量以及引导战机批次等方面代表了当前中国预警机的最高水平。
空警-2000
机长:46.59米
翼展:50.5米
机高:14.76米
最大飞行速度:85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5500千米
同时跟踪:60-100个目标
探测距离:470千米
高空探测距离:1200千米
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现了电子扫描,波速转换迅速、指向精确,与普通机械扫描雷达相比,具备更好的多目标能力。
发动机:4台D-30KP型涡扇发动机
搭载平台:俄罗斯伊尔-76
空警-2000预警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战略预警机,搭载平台为伊尔-76飞机,主要担负对空、对海监视、跟踪和识别任务,并可根据作战需要执行辅助指挥引导和控制等任务。“空警-2000”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国际预警机市场的垄断,使我国不仅拥有预警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也成为继美国、以色列、瑞典之后世界上第四个预警机出口国,堪称中国空军的“争气机”。
“空警-2000”预警机低空飞行时雷达探测距离达470千米,高空探测距离达1200千米,可同时跟踪60~100个目标,“空警-2000”能够达到“哪怕在20公里外划一根火柴,都能看清楚”。因此,从这个角度衡量,我国的预警机雷达体制领先美俄一代,在某些方面技术水平更先进。
空中梯队
胜利日阅兵空中梯队共有18型近200架飞机参阅,规模和机型数量创历史之最。领队机梯队、预警指挥机梯队、海上巡逻机梯队等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
除规模增加外,一些老旧机型没有了,增加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新装备,新一代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舰载机、直升机等多型飞机均为列装后首次参阅。
空中梯队历次受阅编队队形包括楔形、三角形、菱形、大小飞机编队等,这次阅兵在传统基础上又有新变化,如首次采取纪念字样的编队飞行、歼击机梯队首次以全新队形参阅等。
来源:新京报 标题:空警-500 空警-2000 千里神眼 探天测地
https://www.bjnews.com.cn/news/2015/09/04/376456.html
发布于:北京市宝盈优配-哪个证券公司可以加杠杆-配资排排网-郑州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